赏析二:
这是一首由佚名创作的诗歌,全文用一条长题概括了作诗的缘由。诗中描述了晚唐时期的一位小儿冬郎,他的父亲韩瞻是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当时,李商隐离开京城赴梓州,而韩偓才十岁就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人。李商隐重读韩偓所题赠的诗句,回忆过去,写下了两篇七绝酬答之作,这便是其中的第一篇。
整首诗抒发了李商隐对晚唐诗人韩偓才华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中描写了丹山,这是一个传说中能产生凤凰的地方,桐花盛开时,则更是有凤凰飞舞翩翩,其中幼雏凤的清脆鸣声更是优美动听。作者以此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表达了对他们才华和与众不同的赞美之情。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了,文字流畅自然,使得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此外,作者也在诗中注入了一些社交性质,如李商隐与韩偓、韩瞻等人的关系,以及别宴上即兴创作的情景等,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情感元素和场景氛围。
总的来看,《赠冬郎一首》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冬郎及其父亲才华的钦佩和惊叹之情,又美妙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敬畏。
诗文: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