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译文及注释: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十岁时就能写出好诗,离别时灰烬冷却,烛光摇曳,表达了离情之苦。)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桐花飘落在漫长的红山路上,小凤净化了老凤的声音。)
注释:
十岁裁诗走马成:十岁时就能写出好的诗歌,形容才华横溢。
冷灰残烛动离情:冷灰指已经熄灭的火灰,残烛指即将熄灭的蜡烛,暗示离别之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桐花是春天的花卉,万里丹山路形容路途遥远,暗示离别之情。
雏凤清于老凤声:雏凤指年轻的凤凰,老凤指年老的凤凰,暗示年轻的声音更加清脆动听。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十 - 十岁
席 - 宴席
烛 - 蜡烛
残 - 烧到底
烛芯 - 蜡烛芯
灰烬 - 烛芯烧完留下的灰烬
送别 - 告别
筵宴 - 宴席
尾声 - 结束
在座 - 在场的人
触动 - 感动
离情 - 告别之情
遥远 - 远
丹山 - 名山之一
道 - 路
美丽 - 美丽的
桐花 - 桐树开的花
覆盖 - 遍布全地
遍野 - 全地
不时 - 经常
传来 - 传出
雏凤 - 幼鸟
清脆 - 悦耳而响亮
圆润 - 感觉圆润、圆滑
鸣声 - 鸟叫声
应和 - 和谐齐奏
老凤 - 成鸟
苍亮 - 雄壮有力
呼叫 - 叫声、鸣叫声
补充注释:
1. “一十岁”是指十岁。
2. “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是指蜡烛已经完全烧尽,灰烬已经变冷。
3. “丹山”是位于今天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的一座山。
4. “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形容了幼鸟的叫声优美悦耳,而且又显得圆润而不失清脆。
5. “老凤苍亮的呼叫”形容了成鸟叫声的雄浑有力。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二:
这是一首由佚名创作的诗歌,全文用一条长题概括了作诗的缘由。诗中描述了晚唐时期的一位小儿冬郎,他的父亲韩瞻是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当时,李商隐离开京城赴梓州,而韩偓才十岁就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人。李商隐重读韩偓所题赠的诗句,回忆过去,写下了两篇七绝酬答之作,这便是其中的第一篇。
整首诗抒发了李商隐对晚唐诗人韩偓才华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中描写了丹山,这是一个传说中能产生凤凰的地方,桐花盛开时,则更是有凤凰飞舞翩翩,其中幼雏凤的清脆鸣声更是优美动听。作者以此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表达了对他们才华和与众不同的赞美之情。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了,文字流畅自然,使得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此外,作者也在诗中注入了一些社交性质,如李商隐与韩偓、韩瞻等人的关系,以及别宴上即兴创作的情景等,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情感元素和场景氛围。
总的来看,《赠冬郎一首》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冬郎及其父亲才华的钦佩和惊叹之情,又美妙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敬畏。
赏析二详情»
赏析一:
这篇文章是有关李商隐赠韩瞻之子韩偓的诗歌《赠冬郎一首》的赏析。文章先交代了叙述背景,即在送别的筵宴上,烛光渐渐消散,人们都触动了离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年方十岁的冬郎气定神闲地写下了一首送别的诗歌。这样的情感细节,勾勒出了一个凄美而真实的画面。
接着,文章进入到对诗歌的评赞,特别是突出了其中使用的比喻、联想和想象等几种手法,展现出李商隐诗歌的创作力和艺术性。比如,将冬郎和其父亲比作凤,用“雏凤清于老凤声”表达了青年人的突出才华和潜力,进而扩展到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桐花林,歌咏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手法,李商隐将诗歌的主旨明确表达出来,并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非常生动而形象地解释了李商隐在《赠冬郎一首》中所使用的比喻、联想和想象手法,同时也强调了这些手法在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篇文章的叙述流畅、条理清晰,能够很好地引导读者进入到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世界中,并对其深入探索和欣赏。
赏析一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介绍了李商隐创作诗歌《赠冬郎一首》的背景。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唐朝大中五年(851)秋末,当时李商隐离开长安,前往四川三台的梓州,数年后回到长安。在他赴梓州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僚。
在送别李商隐的晚宴上,当时只有十岁的韩偓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惊艳了在场的众人。几年之后,李商隐重回长安,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想起了韩偓送别他的诗句,写下了回应的七言绝句。《赠冬郎一首》就是李商隐在这个背景下所写的其中一首诗。
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这首诗歌提供了深刻的情感基础。作为一个从故乡到远方的旅行者,李商隐经历了各种离别和思念,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商隐用诗歌表达了他对韩偓的感激和对长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沉感受。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介绍了创作背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李商隐创作《赠冬郎一首》的情境和动机。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这首诗歌提供了情感和意义上的丰富性和深度。
创作背景详情»
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代表作品如《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乐游《嫦娥》原》《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