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首讽喻诗,作于大中二年五月,当时他正在从桂林北返的路上。他借用了典故和意象,使文辞华丽、声调和谐、结构严谨,不仅增添了外形之美,也充实了内涵。例如,诗中的“湘泪”一词,引自《述异记》中的故事:舜帝南巡途中死于苍梧,他的妃子们伤心恸哭,泪水洒在竹子上并染出斑点。而“楚歌”一词则指屈原的《离骚》、《九歌》,其中批判了令尹子兰的故事。诗中还出现了陶公和贾傅等隐语,其中陶公指陶侃,借其显赫的战功暗指当今摒弃贤能;而贾傅则指贾谊祠中被蛛网尘封的景象,抒发了对被埋没的人才的感慨。这些隐语与当时潭州的情景相结合,构成了一副凝炼而深刻的警句。整篇诗用辞巧妙、结构严密,是一篇典型的李商隐风格的讽谑诗作。
诗文: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