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的赏析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武则天因赏花而催开花朵、惩罚牡丹等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引发的文化传承与影响。故事起源于武则天统治时期,当她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看到宫庭中的腊梅盛开,命令百花次日一齐开放。接着,她赏花时气候也变得暖和,池中冰块消融,深受感动并大加奖励。然而,唯有牡丹因迟迟未开而遭到她的惩罚,被移植到洛阳,使得那里成为牡丹之乡。 文章指出,在这个故事背后,不仅是武则天的爱花心理,更是对花的敬重以及表达权力的手段。在作者看来,武则天的这个故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对花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介绍了花文化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特别是花朝节在南方地区的盛行情况。花朝节是一个欢庆春天和赏花的盛典,不少地方在这一天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如花会、花市、春游等。其中成都的花会备受瞩目,每年二月十五日开始,展览各式花卉,是花朝节的典型代表。 此外,文章也介绍了一些地区特有的庆祝方式,如湖州地区插三角小彩旗祝贺花的生日等。这些庆祝方式不但让人们更好地领略到花的美丽与文化内涵,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命的敬重之情。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以武则天赏花的故事为引子,通过介绍中国花文化的流传和发展,阐述了花的美丽和文化内涵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呼吁读者们,保护自然、珍惜生命,用行动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诗文: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相关标签:冬天写花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