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处士击瓯歌的鉴赏

鉴赏
温庭筠的《郭处士击瓯歌》是一首描写民间音乐的诗歌。作为唐朝时期音乐风气发展的见证,诗歌特别突出了易于漏掉的土乐器——瓯的演奏技巧和美妙。 在诗歌中,温庭筠通过对于音乐家郭道源所弹奏的瓯的刻画,展现了这种土乐器的难度和其功能。先是用“佶闻一弹”烘托出初绝佳的乐声,随后结合“指轻铮微”描述瓯奏的声音清脆悦耳,传达了音乐的韵律之美,并喻示出作者对于音乐的深入钻研与欣赏之情。随后描写了弹奏者的技艺高超,他能透过瓯的表面构造奏出如此动听的音乐,可见他的技法之娴熟。 接下来,诗人将篇幅转移到了瓯的产地和由此而引申出了首句所代表的群众文化意蕴。他说,“十二邦瓯”,“越人传来”的语句,提供了更具体的音乐背景和历史情境,同时将这种民间传统音乐的“土气”和雅致相结合,达到了独特的表现效果。 在结尾部分,温庭筠用“高山流水知何处”,点出了音乐的美好与陶冶人心的深刻内涵。强调了音乐之美的超越性,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线,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温庭筠的《郭处士击瓯歌》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成为唐诗中极为珍贵的音乐主题作品。它既描绘了一位乐师奏出音乐的情景,又反映了当时音乐文化的生动实践,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文: 佶傈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修语。
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
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
玉晨冷磬破昏梦,天露未干香着衣。
云钗委坠垂云发,小响丁当逐回雪。
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半掩桃花月。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拏。
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莫沾香梦绿杨丝,千里春风正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