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焚书坑》是佚名的作品,以对秦始皇焚书行为的批判和嘲讽为主题。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并焚毁儒家《诗》、《书》等百家之书,史称焚书坑。这场文化浩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作者正是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于这一事件的悲愤。
诗歌的开头就切入主题,作者使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出矛盾:书籍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但秦始皇的帝业却随之而亡。这种夹叙夹议、明叙暗议的表现手法,使得实与虚的结合极具韵致。次句进一步深入,说即便关河险固,也无法保卫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包括函谷关和黄河等,贾谊曾在《过秦论》中说过"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而"关河"概括这些地理险阻。这种对文化浩劫的描绘,寓意深刻,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于身处时代的无助和哀叹。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将焚书坑描绘成了一个荒凉的地方,它甚至连鸟都不愿飞过。这与坑中曾经烧毁的书卷相对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作者进一步扩展了焚书行为的影响,说它使得士人无书可读,失去了思考和探索之路,社会极度贫瘠。虽然作者并没有直接谴责秦始皇,但他通过对这场文化浩劫的深刻描绘,表达出对于这种行为的极度反感和悲痛。
最后两句,则以比喻来收尾。作者将秦始皇比做"喜马拉雅山上的凤凰",高高在上,而儒生则如"平原上的麻雀",卑微而易碾压。这种比喻的手法让人深感儒生们的悲壮和无奈。最后一句"谁人曾与天地俦",更是以一种悲怆之情,彰显了文化浩劫带来的无尽伤痛和历史遗憾。
总之,《焚书坑》是一首揭示历史悲剧和文化浩劫的经典诗歌,通过对焚书行为的深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野蛮行径的极度反感和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