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的鉴赏

鉴赏
健壮的年轻人,而家里留守的大都是寡妇。“既见李杜频,还似蓬山客。”这一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说自己的才华还不及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就像是路过蓬山的一个游客。 第三层(13—20句),写筑城役卒夫妻间的对话:“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筑城役卒夫妻在长城修筑的日子里,互相鼓励、扶持,不厌其烦地相互凝视。“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古人不乘船?”诗人以“春江”、“古人”来集中描绘了诗人情思所向的方向,表达了役卒夫妻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心情。“白骨山前马长嘶,修长城,送死役。”诗歌末尾,以寥寥数语催人泪下,传达出对筑城役卒牺牲精神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这首诗通过对筑城役卒夫妻对话的形式,表现了人民的疾苦,以及他们对生命和自由的不屈不挠的追求。作者借此揭示了当时祸国殃民的徭役制度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并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顽强不屈、生死相依的高尚情操。语言虽简洁却真挚感人,极具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诗文: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相关标签:边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