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音信远隔千里,相思难以宣泄,于是只得借助于烛来移情。这里的烛即是人,人亦是烛,通过将人和烛融合在一起,深刻表现了主人公身体和心灵的融合。
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细节描写和具体的景物描绘,如碧纱秋月、梧桐夜雨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强化了整篇文章的意境。同时,作者也采用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手法,如虚实结合、积极暗示等,让读者产生更直观深刻的感受。
在下片中,作者以登高远望的方式,通过对天空、层云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同时,“楼高目断”和“几回无寐”两个词句的难点相呼应,形成了词语之间的呼应和对比,加强了情感的张力。
最后,作者用“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来收尾,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兰堂红烛是高贵的象征,借用这一符号来暗示怀念之情,同时“心长焰短”也暗示主人公与爱人的相隔。最后,“向人垂泪”更是将人与烛紧密地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人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以及思念的深刻程度。
整首词情感丰富,描写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动人,读来令人感叹作者无限的思念之情和生动的心灵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