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拼音译文赏析

  • hàn
    tíng
    qiū
    ·
    bié
    lái
    yīn
    xìn
    qiān
  • [
    sòng
    ]
    yàn
    shū
  • bié
    lái
    yīn
    xìn
    qiān
    chàng
    qíng
    nán
    shā
    qiū
    yuè
    tóng
    huí
    meì
  • lóu
    gāo
    duàn
    tiān
    yáo
    yún
    àn
    zhī
    kān
    qiáo
    cuì
    niàn
    lán
    táng
    hóng
    zhú
    xīn
    cháng
    yàn
    duǎn
    xiàng
    rén
    chuī
    leì

原文: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相关标签:思念宋词精选咏物

译文及注释
别来音信千里,心情悲苦难以表达。碧绿的纱帐下,秋夜的月光,梧桐树下的雨声,让我多次失眠。楼高眺望,眼前景象模糊,天空中的云彩也变得暗淡,只能黯然神伤。想起兰堂中的红烛,心中感慨烛光短暂,向人垂泪。
注释:
别来音信千里:指与所思念的人相隔千里,长时间没有音信相通。

怅此情难寄:形容内心的思念之情难以表达。

碧纱秋月:碧色的纱帘下,秋夜的明月。

梧桐夜雨:指秋夜中梧桐树上的雨声。

几回无寐:形容因思念之情而多次失眠。

楼高目断:楼台高耸,眼望不到远方。

天遥云黯:天空遥远,云彩昏暗。

只堪憔悴:只能忍受痛苦和憔悴。

念兰堂红烛:指思念在兰堂中点燃的红烛。

心长焰短:心中的思念长久,但烛光却很短暂。

向人垂泪:形容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音信远隔千里,相思难以宣泄,于是只得借助于烛来移情。这里的烛即是人,人亦是烛,通过将人和烛融合在一起,深刻表现了主人公身体和心灵的融合。 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细节描写和具体的景物描绘,如碧纱秋月、梧桐夜雨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强化了整篇文章的意境。同时,作者也采用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手法,如虚实结合、积极暗示等,让读者产生更直观深刻的感受。 在下片中,作者以登高远望的方式,通过对天空、层云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同时,“楼高目断”和“几回无寐”两个词句的难点相呼应,形成了词语之间的呼应和对比,加强了情感的张力。 最后,作者用“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来收尾,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兰堂红烛是高贵的象征,借用这一符号来暗示怀念之情,同时“心长焰短”也暗示主人公与爱人的相隔。最后,“向人垂泪”更是将人与烛紧密地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人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以及思念的深刻程度。 整首词情感丰富,描写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动人,读来令人感叹作者无限的思念之情和生动的心灵画卷。 赏析详情»


晏殊简介: 晏殊是宋代词人、诗人、散文家,他的词作品极具特色,以“抒情传神”的风格著称,其词作品多被称为“晏词”,被誉为“宋词之祖”。他的诗作品抒发出深沉的思想和情感,以“抒情细腻”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品多被称为“晏慧”,被誉为“宋诗之祖”。晏殊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晏文”,被誉为“宋散文之祖”。 晏殊的词、诗、散文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被誉为“宋代文学三祖”。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品以“抒情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被称为“几道诗”,被誉为“宋诗之子”。晏殊和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是宋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