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中秋的赏析

赏析
这首无名词作是一篇咏颂中秋明月的佳作。作者通过借“月有盈亏”的现象,表达了豪迈九霄、瑰丽多姿的情感。词句洗炼,意境开阔,富有哲理,展现出纯粹、清新的意蕴,而不是轻浮侧艳或者粉饰太平的利禄语。 词作的上阕以比喻句开头:“碧天如水”,将碧天比作清澈的细水,此为常见的比喻手法。但是,“一洗秋容净”之句的出现,使得碧天不再俗套,而变得更加纯净、开阔。下阕则以问句“何处飞来大明镜?”开头,自然、贴切地描写了主体对象——明月。接下来的反诘句“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则利用典故,借用了《世说新语》中孩童徐孺子的话,将月中的桂树解释成为月亮中的物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月亮的珍视和倾慕。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于砍伐桂树的反对态度,号召人们保护自然,让月亮照耀自然,照耀大地山河。 此篇词作,除了展现出作者咏颂自然、珍视环境的情感外,还通过对自然物体的描写,展现出对于自然的崇敬之情。整首词作充满了宁静、纯净、清新的气息,象征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对于中秋明月的赞美之声。


诗文: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相关标签: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