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公元1204年,南宋宁宗嘉泰四年,当时的南宋国用不足,军备松弛,人心未集。为了建功固宠,南宋宰相韩侂胄定议伐金。尽管当时北伐本身意义不大,但对于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抗战派军民长期受压制的情况而言,这次北伐还是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然而,很快韩侂胄便带领军队北上,最终遭到了惨败,这场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刘过为祝贺韩侂胄的生日而写下了这首名为《九江好词》的词作,以表达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获胜的心声。词中上半片描述了北伐的美好前景,有善谋的贤臣和能战的将士,并且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南宋有利,因此伐金是切实可行的。作者由此表达了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和肯定,挑战时代的自卑和畏敌情绪。
下半片则讲述了当时的治国形势和韩侂胄本人。作者首先提到了今日的治国情况,之后则突出了明年胜利在握的豪情壮志。词作中使用了大量前人成语和典故,展现了刘过出色的表现力。整篇词与历史紧密联系,表达了南宋朝廷抵御外敌的坚定意志和人民对战争胜利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