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一首送友人赴任的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赏析。该词的作者不详,而题目中的“陈舍人”则为作者的朋友,是一位官员。在上片三句中,作者直接写出了陈舍人赴襄阳上任的情景,用“跨征鞍,横战槊”来形容陈舍人,表现了出征的英勇形象。同时,通过使用“征”、“战”等词语,制造了强烈的战斗气氛,这也暗示了陈舍人此次去往的襄州临近宋、金边界,具有前线出征的意味。作者在接下来的两句话中,预祝陈舍人在秋高气爽、草长马肥之时打击敌人,表达了自己对陈舍人的鼓励和祝愿。
“蹴踏”一词则是描绘陈舍人在疆场上奔驰的英姿,在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把踩踏的动作与战马驰骋的形象联系起来,增强了表现力度。接下来的“芙容”二句,进一步说明了陈舍人赴任的原因,指敌人骚扰、边塞吃紧。作者使用“芙蓉未折”来表示时间,这里是夏天荷花未凋谢的象征,也暗示着敌人即将到来的紧迫感。最后的“笛声”和“塞云”则分别指军营中号角之类的声音和战云的形成,更加强调了词中所表达的出征和战斗意志。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陈舍人出征的情景进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出征者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在描写上,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比喻手法和象征符号,使得整首词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生动。
诗文: 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局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