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的笺注,这首词是在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左右由佚名创作的。如果这个时间确实准确无误,那么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应该是梦窗卸任苏州府尹之后,再次回到吴地。梦窗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曾经被贬至海南岛,又因妻子病重而得以回到南京,历任苏州府尹和杭州知州等职。而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恰好是他履任苏州府尹期间的一段时间。
此外,这首词的创作环境和背景应该和当时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据《梦窗疏稿》记载,梦窗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频繁,如温庭筠、杨万里等人,他们形成了一个文学圈子,互相切磋琢磨,相互影响。这些文人都有着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并试图将其传承下去,这也必然影响到了这首词的创作。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在梦窗回到吴地期间,受当时文化环境和文学交流的影响下创作而成。
诗文: 黯分袖。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吴宫娇月娆花,醉题恨倚,蛮江豆蔻。
吐春绣。笔底丽情多少,眼波眉岫。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犹忆翠微携壶,乌帽风骤。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骢嘶漏。印剖黄金籀。待来共凭,齐云话旧。莫唱朱樱口。生怕遣、楼前行云知后。泪鸿怨角,空教人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