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是一首以残春景象为主题的词作,通过交叉地描写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勾勒出了一幅残败的暮春图画。
词的开始即从听莺声写起,笔触悠扬婉转,表现出花开花落、岁月更替的无情。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景象,感到十分伤感。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王安国将禽鸟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莺儿的啼声仿佛在苦劝着春天不要归去。词中“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凸显出词人对春天的失落感,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的无力留住时间流逝的悲愿。
接着词以视觉为主,描述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宫锦般的美好在风雨中被糟塌,这一变故描绘了残春的典型景象,传递出词人痛惜之情。再次提到黄莺,表现出逝去春天的追怀和离愁。
词作以暮春残败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词人面对岁月更迭、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沉痛。通过描写莺儿啼唱与花败萎凋,孤寂落寞中透露出对春天无穷的留念和依依不舍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中品味出残春的凄美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