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黄中辅鉴赏:《青玉案·元夕》解读》
《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抒发民族危机和悲愤的词作,由佚名创作。此词分为上、下两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批判,表达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上片描绘了北方胡人长期侵扰中原的历史,作者感叹自己的祖国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贤杰来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时,许多文人曾抒发过对外敌的强烈愤怒,但由于投降派的得逞,导致抗战遭到阻挠,愤怒的忧国之音也无可奈何地转向内患。
下片则寓意深远,提到了当时的皇帝高宗赵构的不孤忠、不勤王和其决策失误,使得广大的抗金将士都不能得到正面的支持和保护,最终导致败亡。而孤忠耿耿的形容,则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愤怒和悲凉之情。作者的词意“高”而不“亢”,“壮”而不“强”,“愤”而含“悲”,表达出他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使人感受到他那被压抑的豪放和深沉的悲凉。
总之,《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时局的疑虑,展示了作者卓越的词艺和丰富的文化素养,其深刻的内涵和严谨的结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诗文: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