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的题解

题解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古老却在文学创作中广泛应用的技巧——隐括。所谓隐括,就是对原著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删,形成一种新的作品。从《文心雕龙》可以看出,这种写作方法早在古代就有了。本篇隐括的对象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作者朱熹通过修改后形成了一篇名为《隐括杜牧之齐山诗》的新词。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是一首经典名篇,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与好友一同登高远眺、品酒赏菊的情景,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牛山的敬仰之情。朱熹通过对原作的“隐括”,将杜牧的情感和自己的思想相结合,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这也是朱熹和杜牧在思想上有共通之处的体现。 在现代的文学创作中,隐括一直都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技巧。通过对经典名篇的改写,可以完美融合古今文化特点,使其更加贴合时代背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这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和应用,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总之,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用的创作技巧,隐括已经在文学创作中广泛应用。本篇《隐括杜牧之齐山诗》的出现,也进一步地丰富了这种文学形式的内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了这种创作方式的美妙之处。


诗文: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相关标签: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