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解:
本词的作者不详,但从词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来看,应该是出自宋代或元代的文人。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所见所感,展现了词人的思想情感。上片主要描写了秋夜之所见,通过写景的手法,将秋夜的美丽展现在读者面前,“庭院深深月明中”、“砧声虚白,霜风凄切”等描写细腻而又富有韵味,使人仿佛置身于秋夜的静谧之中,感受到深沉的诗意。下片则主要表达了秋夜之所思所感。“古来骚人往往为人生失意而遗恨千古”,词人认为骚人往往因为人生遭遇的不幸而感到遗憾和不满,但他并不赞同这种想法。他认为,更好的出路在于托身山林,寄情风月。虽然这种消极的解决方式并不值得提倡,但在当时作为志行高洁者自我解脱的一种出路,也自有可理解之处。整首词语言简练,却富有诗意。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人生境遇的看法,是一首具有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优秀作品。
诗文: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