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绍熙三年(1192年)所作。当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意在增加财政收入。但是,杨万里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民生困苦,于是上书谏阻,拒绝执行该命令,得罪了宰臣。由于此事,他被贬任为赣州知州,但他并未就职,请求改任祠禄官。最终,他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的职务。
然而,在八月份时,杨万里因病辞职回到吉水故里。自此,他再也没有出仕朝廷,并专注于文学创作。这首诗正是在他归途中所作,地点位于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
杨万里在这首诗中以简洁、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光:一座小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水上,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倒影在水面上;青山环抱,小径曲折,鸟儿欢唱,景色宜人。这样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乡村田园画面,通过杨万里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出了自然的神韵和人的淳朴,寄托了作者深情厚爱故乡的情感。
杨万里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以生动的场景、自然的景致为中心,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小桥流水》不仅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光特色的田园诗,更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生态乐章,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诗文: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