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咏鹰的赏析

赏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词人陈维崧的赏析,其中主要介绍了陈维崧的生平以及他所创作的著名词作《咏鹰》。陈维崧是清初词坛第一人,被誉为文坛巨擘。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陈维崧早年师从吴伟业和陈子龙,并且自幼聪慧,才思敏捷,10岁时即能代父援笔作序。 文章接着介绍了陈维崧的诗歌和词作品风格。陈维崧的诗歌流丽风化,语多涉六朝初唐之习俗;词的风格雄壮,多家国之忧,波澜壮阔。此外,文章还对《咏鹰》这首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题目为“咏鹰”,但是抒情主体“我”的形象更加突出,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全词慷慨悲壮,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陈维崧善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却使读者能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文章还分析了词中出现的“寒山”“秋风”“碧空”,这些语言形象都为雄鹰翱翔提供了一个广袤、辽远的天地,同时也写出了秋山之肃杀和山峦之高峻。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介绍陈维崧的生平和一首著名的词作品《咏鹰》,充分展示了陈维崧的文学才华和词人的艺术成就。同时,文章也对《咏鹰》的诗歌形式和语言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首经典的词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诗文: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此际偏思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