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北固亭的赏析

赏析
《登北固山》是一首气势恢宏的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词以夜登北固山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风景和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词人通过描写北固山的自然风景,来表达他对此地的特殊感觉。在夜色中,层雾散去,淡烟袅绕,隐约可见渔船悄悄摆渡,这让人联想到丰富美好的历史传说。随后,作者对于渔人的鸣榔声表现出了自己的见闻和体验,并融入了对于时局的感怀。这种对于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的展现,给人一种清新、恢弘、高远的感觉。 其次,词人通过对于时局的反思和深沉的感受,表达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和关注。作者将“关河”、“清愁”、“剑”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寓意深刻。他用诗人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借自然景色之外的细节,在情景的交错中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最后,词人通过对城门关闭、楼上点更的描写,突显出自己的孤寂和凄清感。在这种绝望感的描绘中,仍有希望,仍有一个清晰可闻的点更声响起,这是词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信仰。 总的来说,《登北固山》这首词以高远的情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关注和关心,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和思考。它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景物和人物、人情和时局深刻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美感。


诗文: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