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此篇文章鉴赏佚名《平陵东》一诗,属于《相和歌辞·相和曲》。整首诗通过官吏敲诈勒索良民,使无辜百姓倾家荡产的描写,控诉了贪官污吏的恶行,反映了汉代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现实。
首节写出了事件的发生地点和经过。在平陵东侧的树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遭到了绑架。作者用“不知”语句提起疑问,含糊得不错。联系下文的“高堂”和“追吏”,可知这是官吏捕人。作者不言其“捕”而斥为“劫”,意在表现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凶狠。笫二、三节就直写官吏敲榨勒索财物的强盗行径。高堂之上,本应是主持正义、惩办强暴的所在,现在却要义公“交钱百万两走马”,贪暴宫吏公然逼迫善良百姓,义公在猝然之间遭此厄运,如此惊人的巨额赎资怎能交纳得出?诗中流露出的强烈的悲愤感情,是对贪官污吏的谴责和揭露。
整首诗以抒发义愤为主线,通过带有讽刺意味的词句,将官府视为盗匪、恶劣不堪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娓娓道来官吏的暴行同时,也表现了民众的无力和无奈。此外,诗歌运用工整的平仄和押韵,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接受性。
总之,本篇佚名《平陵东》一诗,以强烈的抗议和谴责之情,揭示汉代社会阶级压迫现实的黑暗,充分表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于至善至美的向往。
诗文: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