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唐代的东都洛阳,素有“天汉之象”的美誉,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更是名闻遐迩。唐朝时期,皇帝们多次来到东都享受繁华的生活,使得洛阳城非常繁华热闹,成为当时除长安外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洛阳两遭兵祸,城中房屋和宫殿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也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雍陶生活在晚唐,这个时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唐王朝的衰败无法避免。他来到天津桥畔,看到曾经辉煌壮丽的宫阙如今已经残破不堪,旧日繁华荣耀的景象已经不再。这样的情景让他深感唐王朝的盛衰兴亡之感,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天津桥下春水》,表现出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旧日荣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诗歌表达出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关注,呼吁人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并积极面对困境。
诗文: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