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诗人通过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抒发,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亭边的柳条、藤蔓、黄莺赋予了生命,让它们充满情感。在诗人眼中,这些柳条、藤蔓、黄莺不仅是自己的朋友,也有着独立的情感、无限痴情,难舍难分。
整个诗篇的用字讲究情味,尤其是选用了“系”和“啼”这两个字,更突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并表现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符合春日和风的情景,充分体现了它们对主人深情的依恋。而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让人深感心酸。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兼言情景两面,具有传神效果,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叹息别离、离情别绪之作,它所表达的是作者和花鸟之间的真挚情感和深厚友谊,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发而为诗。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因此,这首诗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使人回味无穷,诗趣盎然。
诗文: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