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文章赏析的对象是一首词,作者不详。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雨中游西湖所见,通过对西湖和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福州西湖风光之美的赞美和对悠闲旅游生活的向往。
首先,词的起首写西湖概貌,采用了“碧波连天,翠浪翻腾”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西湖的雄浑壮观之美。接着,作者运用了杜甫《洗兵马》中的“安得壮士挽天河”来描写雨水从天而降,如有人力挽天河之水落入西湖,从而形成一面明镜。这种巧妙的比喻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接着,作者在三句“烟雨”中化用了苏轼咏杭州西湖的诗意,吟咏福州西湖之美。通过对“烟雨”景象的描绘,作者更是使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震撼。其中,“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晴雨的不一样的叙述,从而打好了为下文讲述福州西湖之美的铺垫。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又从孤山入手,通过对孤山的描绘,引出福州西湖的美。此处作者运用了“西施未嫁,待字闺中”这样的形容词,表达了虽然福州西湖的美已经十分惊艳,但是还是需要加以打扮和开发,从而进一步提高它的美感,使其变得更加亮丽。
最后,作者在结尾处又采用了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弦歌一曲动人心”,表达了自己对福州西湖的美的情感,并点出了自己对悠闲旅游生活的向往。
总之,这首词通过对西湖和雨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福州西湖风光之美的赞美和对悠闲旅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文: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