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篇文章主要谈论了一首古诗《仲山甫》的鉴赏。在文中,朱熹和郝敬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都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二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但都着眼于此诗的言外之意,非诗中的基本内容。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得这首诗更加深入人心。
在探讨这首诗之前,文章首先介绍了尹吉甫这一历史人物。尹吉甫在周宣王时期任贤使能,为周室中兴立下赫赫战功。这个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
接着,文中谈到了毛诗序、朱熹《诗集传》和郝敬等人对于这首诗的不同看法。毛诗序认为此诗颂扬的是尹吉甫,而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是为了送别樊侯仲山甫,在他筑城于齐的过程中,尹吉甫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福。郝敬则认为这首诗合乎春秋时期微言大义、寓含规讽之意的佳作。虽然三人对于此诗的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此诗。
此外,文中也提到了这首诗在文学上的价值。文章指出此诗首章起句不凡,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工于发端”,“高浑有势。”开头四句郑重提出“人性”这一命题,哲理意味甚浓。而孟子在《告子章》中引用这四句作为“性善”的理论依据。全诗褒扬了仲山甫的德行,展现出作者崇高的文学造诣,使得这篇文章更加值得品味。
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深入浅出,详细介绍了作者、诗歌背景、不同学者的看法以及诗歌本身的文学价值等多个方面,让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诗文: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