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陟岵》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首征人思亲之作,表达了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歌的作者佚名,但其在春秋时期所处的背景却异常清晰。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风雨飘摇,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休,百姓们处境困难。一般劳苦大众要承担沉重的兵役和劳役,他们不仅身体受折磨,更加难以忍耐的是和亲人分离的痛苦。《毛诗序》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这段话点明了诗歌的主旨,也提供了作为背景的历史背景。
作者佚名的《陟岵》三章皆为赋体,每章开头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重章叠唱,表现出诗人在行役过程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诗歌的叙述方式颇具创意,通过设想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表达了行役之少子和遥远的亲人们彼此念念不忘,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显示,《陟岵》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是因为它开拓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表现了人类对家乡和亲人的浓浓怀念。这首诗歌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首杰出的诗歌作品。
诗文: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