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的鉴赏

鉴赏
《北门》是《诗经》中的一篇小令。从古至今,对该诗的历史背景有不同的解释。然而,无论其历史背景如何,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却是真挚、深刻的。 据《毛诗序》记载:“《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这说明本诗的主题是仕途坎坷、才华未得重用的忠臣。“北门”在此是指北城门,代表着离开都城和官场的意义。但是,清代学者方玉润则认为这首诗反映了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心理,而现代学者(如高亨、程俊英等)则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重负而感怀生活的诗歌。尽管历史背景有异,但对于人们的共鸣和启示却没有减损。 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本诗并不像“忠臣不得其志”或“安于贫仕”的说法那样琐碎迂腐,而是流畅自然。小官吏公事繁重,虽然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这种处境让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 诗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小官吏,但他的遭遇却符合人们的共同经验,因此使人感到共鸣。对诗中连用“我”字而蕴含的感情色彩,昔人评论道:“三章共八‘我’字,无所控诉,一腔热血。”这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文学形象。 在《北门》中,诗人以自己的眼光,触及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某些现实问题,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思考。这种感性的表达,反映了《诗经》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精神,也给了我们启示:要有真诚的情感,有理性的思考,才能写出优秀的诗歌。


诗文: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相关标签: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