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有茨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主要是针对《毛诗序》中的《墙有茨》一首诗歌进行的。根据《毛诗序》和朱熹的《诗集传》,这首诗歌主要是讥刺卫国内宫庶公子顽私通国母宣姜的丑闻,被国人深恶痛绝,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公开揭露。在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中,这首诗则被认为是在刺卫宫淫乱无检。 公子顽,即昭伯,是卫宣公之子,《史记·卫康叔世家》说是伋之弟。君母,即卫宣公所强娶伋之未婚妻齐女,也就是卫宣姜,是当时惠公之母,故称“君母”。公子顽私通君母宣姜事,《左传·闵公二年》有记载。因为惠公即位时年幼,齐国人为了巩固惠公君位,保持齐、卫之间亲密的婚姻关系,便强迫昭伯与后母乱伦。尽管这是受外力胁迫促成的,但究竟是下辈与上辈淫乱,是最不齿于人的丑闻,确如朱熹所言“其污甚矣”。卫国人民对这种败坏人伦的秽行,当然深恶痛绝,特作此诗以“疾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是对当时卫国内部丑事的揭露和控诉。而虽然诗中并未明说,但是这种淫乱背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不公、不义,以及权利斗争等问题,也是当时许多人所关心的焦点。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窥见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道德观念。


诗文: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相关标签: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