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译文及注释:
墙上长满了茨草,无法清扫。里面的话语,无法传颂。可以传颂的话语,却是丑陋的。
墙上长满了茨草,无法修葺。里面的话语,无法详细了解。可以详细了解的话语,却是冗长的。
墙上长满了茨草,无法束缚。里面的话语,无法阅读。可以阅读的话语,却是侮辱性的。
注释:
墙有茨:墙上长满了荆棘。
中冓之言:指的是中间的空隙,也就是墙上没有茨的地方。
不可扫也:无法清理干净。
不可道也:无法说清楚。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只能说出来的话很难听。
不可襄也:无法修缮。
不可详也:无法详细了解。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只能详细了解的话很冗长。
不可束也:无法捆绑。
不可读也:无法理解。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只能理解的话很侮辱。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主要围绕《墙有茨》这首诗展开。此诗是《诗经》中的一篇,根据其所载,当时卫国内宫庶公子顽私通国母宣姜的丑闻备受国人痛恨,但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公开揭露。这首诗则借助鲜明的比喻和巧妙的语言技巧,既点出了此事的丑陋、污秽之处,也隐藏了其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不义之处。
首先,这首诗在语言上很巧妙。它的前两句话就含有比喻,描述了清扫不掉的蒺藜,把宫墙上盖住的丑恶事实用形象的比喻手法表现地淋漓尽致。接着,诗人便巧妙地运用故弄玄虚的策略,将宫中的丑事隐晦地表达出来,强调"不可道",表达出对这件事情的禁忌和神秘的力量。
而诗的结构也非常有特点。这首诗三章重叠,头两句话是起兴,含有比喻;第二句话则为过渡句,宣称秘事不可道;第三句则是总结,暗示了丑恶的现实。通过这种结构安排,诗中欲言又止的表现手法显得尤为突出,让读者在读完全诗后仍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此诗之所以意味深长,除了技法上的巧妙之外,在背后更包含了权力斗争和不义之貌。昭伯与后母乱伦是受到外力胁迫的,但由此产生的不公、不义和卑劣的人性,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容忍的。此诗借用诗歌的文字魅力和美学形式,表达了人民对这种败坏风气的深深厌恶和无奈,也引起了更多人对于历史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主要是针对《毛诗序》中的《墙有茨》一首诗歌进行的。根据《毛诗序》和朱熹的《诗集传》,这首诗歌主要是讥刺卫国内宫庶公子顽私通国母宣姜的丑闻,被国人深恶痛绝,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公开揭露。在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中,这首诗则被认为是在刺卫宫淫乱无检。
公子顽,即昭伯,是卫宣公之子,《史记·卫康叔世家》说是伋之弟。君母,即卫宣公所强娶伋之未婚妻齐女,也就是卫宣姜,是当时惠公之母,故称“君母”。公子顽私通君母宣姜事,《左传·闵公二年》有记载。因为惠公即位时年幼,齐国人为了巩固惠公君位,保持齐、卫之间亲密的婚姻关系,便强迫昭伯与后母乱伦。尽管这是受外力胁迫促成的,但究竟是下辈与上辈淫乱,是最不齿于人的丑闻,确如朱熹所言“其污甚矣”。卫国人民对这种败坏人伦的秽行,当然深恶痛绝,特作此诗以“疾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是对当时卫国内部丑事的揭露和控诉。而虽然诗中并未明说,但是这种淫乱背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不公、不义,以及权利斗争等问题,也是当时许多人所关心的焦点。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窥见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道德观念。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长满了蒺藜的墙壁, 不能随便刷掉。
注释:比喻有些事情不能轻易解决或处理。
宫中秘密话,不可相告呀。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