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的赏析

赏析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芳》一诗,描述的是一个春意盎然、景色迷人的美丽风景。这首诗写于761年,当时杜甫已年逾半百,生活稍稍安定,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这首诗中,杜甫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让人惊叹不已。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高耸的黄师塔和流动的江水,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诗人通过静态的塔和动态的江,巧妙地将风景画面上的动与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感。 接着,诗人又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置身于春日的美好中,倚微风,以寄雅怀。这里的“倚”字刚刚好烘托出了那种悠闲舒适、恬静无声的情调,使得整篇诗笔墨清新、意境深邃。 最后,杜甫着重描写了桃花,用了两个“爱”字和两个“红”字,表现了他对花之美的欣赏。这种美感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感受,而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扩大了审美的范围。诗人用反问的语气作结,构思巧妙,既强化了美感,又饶有兴味。 总的来说,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芳》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春意盎然、景色迷人的美丽风景,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诗文: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相关标签: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