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崖州城作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唐代政治家李德裕,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深厚思想的领袖。他曾在会昌年间担任相国,秉持着谦虚,勤政,诚信等为政之道,获得了人民的高度赞赏。然而,随着宣宗李忱的即位,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白敏中、令狐绹开始掌权,推行的政策与李德裕大相径庭,这使得李德裕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此背景下,李德裕连遭贬谪,最终流亡到遥远的海南。 大中三年(849年),已经年过六旬的李德裕抵达崖州。尽管已经饱经沧桑,但他仍心系国事,不断思考着如何拯救那个在自己眼中正面临着危机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一首题为《登岳阳楼》的诗歌。这首诗的主题并非是对美景的描述,而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担忧,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对国家荣辱、民族前途的关注和担忧。李德裕的这首诗被誉为"登高必读,善政之篇",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忠诚、勤政、爱国、报国的理想和追求。 因此,从李德裕的生平经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历朝历代的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可以发现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深厚,它不仅是李德裕晚年的写照,更是对当时社会政治情况的一个真实反映。


诗文: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