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的背景

背景
“不拘一格”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受一定的规矩或模式的限制。它源于中国清代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所写的《己亥杂诗》中的一句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生于1792年,出身于浙江仁和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从小就热爱阅读,特别喜欢写诗。14岁时,他就开始写诗,18岁时会填词,20岁时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优美多姿,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他在诗歌中揭露了清王朝黑暗腐败的一面,主张改革,支持禁烟运动,反对侵略和妥协,充满了爱国热情。 1831年,龚自珍辞官返乡,并在南北往来途中感受到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写下了315首诗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虽然龚自珍27岁时中举人,38岁时中进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20年左右的官,但由于不满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最终,他在1839年48岁时毅然辞官回老家。在回乡的旅途中,他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创作了一首又一首诗。 有一天,龚自珍路过镇江市,只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当地在赛神。这个事件启发了他的灵感,写下了《己亥杂诗》这部著名的诗歌集。其中,“不拘一格”这句话成为了后世的流行成语,象征着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诗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