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
王安石的这两首诗“题杨氏庭园壁”(原名《江南春》)是对庭院景致的赞美,其中第一首诗已成为经典之作。本文就第一首诗进行解析。
这首诗运用了许多典故,但即便不知道这些典故的读者也能理解其大意。首两句赞美杨家庭院的幽静优美,用“静”一词描述庭院清幽、净几,而只用“无苔”二字则巧妙地表现出庭院不仅净几,连青苔都没有,更加突出了清幽之感。这种平淡又巧妙的表达方式,正是王安石的诗歌风格之一。
接下来,诗人用“花木成畦手自栽”形象地描绘了庭院花木的繁茂和整齐有序。这里,“成畦”二字不仅表现出花木整齐的成排栽种,更体现了诗人对庭院整洁美观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优美的庭院场景,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最后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心中的警句,用“一水”“两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庭院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种视野宽广的诗歌表现手法,在王安石的其他诗篇中也有不少体现。总之,这首诗言简意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赞美之情,展示了王安石高超的诗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