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九日怀归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词人周密对于南朝衰败的景象感到了敏锐地察觉。与此同时,他也身处京城失意,思念着自己的故乡。这时,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周密受到了启发,激发出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扫花游·九日怀归》。 据《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记载,周密是一位非常敏感的词人,能够捕捉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正是因为他深切地感受到北元的崛起以及南朝的衰弱,才使得这首词显得格外深沉动人。 此外,周密在京城的遭遇也让他情感上更加细腻,更加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在这种背景下,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成为了他流露思乡之情的最佳契机。通过词中所描绘的扫花游,周密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怀念,并且宣泄了自己的情感。 总的来说,周密身处南宋末年,面对时代变革和自身遭遇,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创作了这首《扫花游·九日怀归》,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完美地融入其中。这首词至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诗文: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自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沈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纹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