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在明朝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宦官当权,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运河上行事,频繁来来往往,耀武扬威,任意鱼肉百姓。这样的暴行令人心寒,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不满。其中,诗人王磐就身处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着宦官们恶行,深感愤怒和痛苦。 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不满,王磐写下了这首名为《朝天子》的诗歌,从中借咏喇叭之声,揭露并谴责宦官们的罪恶行径。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抗议情绪,通过对宦官们的批判,表达了平民百姓对于当时朝政乱象的不满和愤怒。《朝天子》成为了当时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热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总的来说,王磐以自己的笔端写出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而这首《朝天子》也因其犀利的词锋和强烈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名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明代朝廷腐败的一面,反思历史,更加珍视今天的和平与稳定。


诗文: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相关标签: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