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赏析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是一首别恨体的作品,名为《青玉案·送茂嘉》。虽然写给堂弟茂嘉,但内容与其送行无关,而是描写了古代不同人物的别离悲感,形式上也与一般的词不同,打破常规。 辛弃疾在词的开头几句中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他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同时也写实地描述了春天听到的三种鸟声:鹈鴂(伯劳),鹧鸪和杜鹃,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悲感气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的特点,暗示“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并以此引出后文的“苦恨”句。而鹧鸪声则像是“行不得也哥哥”,杜鹃声则像是“不如归去”,三种悲鸣的鸟声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这首词的精华所在。 词的整体结构也独具匠心。辛弃疾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上下片分层,而是将别恨的各个案例连贯起来,从而达到了前后呼应、情感交融的效果。他以各种不同的人物、场景为例,写出了别离时的痛苦和悲伤之情,传递了作者对生死、离别等命运的深切思考与感慨。 总之,辛弃疾这首《青玉案·送茂嘉》不仅在内容方面与一般的别恨体词不同,同时在形式上也打破了常规,充分展现了作者自由奔放、率真豁达的创作风格。


诗文: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相关标签:送别宋词三百首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