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姜夔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出生于今湖北汉阳。他早年曾任官,但因为与当时的权贵不和而被贬。此后,他开始辗转各地,游历名胜,寻找创作灵感。淳熙十三年丙午(公元1186年)的秋天,姜夔正在汉阳府汉川县的姐姐家中居住。这时,武昌黄鹤山上建起了一座安远楼,成为名流们赏景聚会的场所。姜夔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决定前往参加安远楼的落成典礼,并邀请好友刘去非一同前往游览。在安远楼赏景时,姜夔不禁感叹:“此处非关境内,此境如入梦中。”随即即兴创作了《浣溪沙·谒黄鹤楼》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曲。十年后,姜夔的朋友在汉阳江边听到一位歌女咏唱此曲,惊讶地感叹:“好词!曲调尤佳!”听到这个消息后,姜夔感动不已,为了让这首词更加完整,他进行了词序的补写,使这首词曲更加流传千古。正是由于姜夔的努力,这首《浣溪沙·谒黄鹤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後世广为传颂。
诗文: 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是来还卷,一帘秋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