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一的诗人故事

诗人故事
唐朝时期,有三位恃才傲物的文人墨客,他们分别是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这三个人都自认为拥有卓越的诗才,也因此三人经常在一起比较诗名的高下。 一年的冬天,三位诗人相约来到“旗亭”,打算饮酒聊天。当时,几位歌妓也在旗亭饮宴,并唱起了流行的诗词。三个文人听得有趣,就相约打赌谁的诗名最盛。这时,一位歌妓开始唱起了《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的杰作,引起了王昌龄和高适的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王之涣神色自若,他指着歌妓中最美丽的一位姑娘说:“如果这个女子唱得不是我的诗,我就认输,终生不与你们争高低。”话音刚落,那位姑娘就轻展歌喉,开始唱起了《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中,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品。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学艺术方面,自负和相互竞争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但王之涣的胸襟和气度,让他在文学界赢得了更高的声望。


诗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