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主要讲述的是宋朝时期,一位名为陈亮自浙江东阳来到江西上饶北郊带湖拜访了一位作者,两人在十天时间里畅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交流甚为投契。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期间还同游了山名叫做鹅湖的地方,彼此相处得非常愉快。后来,因为朱熹失约未来紫溪,陈亮匆匆离去,这让辛弃疾非常思念他。于是,辛弃疾先写了一首寄给陈亮的《贺新郎》,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之情。陈亮很快回信并和了一首词,取名为《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看到陈亮的词以后,再次回忆两人曾经在一起时的情景,最终写下了这首词。根据参考资料《唐宋词鉴赏辞典》,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整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


诗文: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