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本文的创作背景是一首中国古典词作品——《虞美人·听雨》,关于它的作者和创作时期存在一些争议与猜测。 在《中国历代诗歌选》、《唐宋词鉴赏辞典》、《花间集注释》、《花间集全译》等多部文献中,都认为《虞美人·听雨》一词是由鹿虔扆创作,而其创作时期则被推测与后蜀的灭亡有关。然而,赵崇祚编选的《花间集》中,据欧阳炯所作《花间集·叙》后题为“大蜀广政三年夏四月”,即公元940年,已将此词收入其中,距离后蜀的灭亡仅有二十五年。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此词可能是前蜀王衍亡国(925年)所作,只是后来被误传为与后蜀灭亡有关。 无论是谁创作的,《虞美人·听雨》都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品。通过描绘雨中孤独美人的形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怆与无奈。这首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花间集》中被收录,还多次被改编成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传唱至今。


诗文: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