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鹜落霜洲的赏析

赏析
“浪漫主义”。 柳永的《雨霖铃》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夜泊牛渚怀古》更是其中的佳作,词人以细腻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雨后夜晚的景象。整篇词构思巧妙,结构严谨,令人唯美清新之感油然而生。 这首词的第一部分写景,描绘了夜晚牛渚的情景,点染出雨后清寂的山水韵味。接下来从“暮雨”起笔,通过小舟晚泊江边,将词人自身置于这一景象中。随后,通过笛声的交代,词人在逐渐抒发旅怀。整幅画面由此延伸开来,构成了一幅清寂、孤傲、悲凉、豪放而又婉约的连环画卷。 柳永运用了对偶工整的手法,将洲渚宿鸟和苇村山驿两组景物独立地点染出来,互相呼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灵动感。在“落”字、“横”字的点染之下,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整体性和流畅感。而“霜”字与“烟”字则使得画面水雾弥漫,多了几分迷蒙之感,虽为景语,但已隐然将愁情言外。这样具体的描写,使我们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深秋雨后、泊船江滨的萧索。 接下来,“何人月下临风处”这句问句,将词人所经过的一切形象化地指向了锥心之处,使得生动的景观,渐次淡薄而深刻的情感则愈加浓郁。整个词的表现手法独特,情感饱满,既有豪放直爽,又有婉约含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诗文: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