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鹜落霜洲》拼音译文赏析

  • qīng
    beī
    ·
    luò
    shuāng
    zhōu
  • [
    sòng
    ]
    liǔ
    yǒng
  • luò
    shuāng
    zhōu
    yàn
    héng
    yān
    zhǔ
    fēn
    míng
    huà
    chū
    qiū
    zhà
    xiē
    xiǎo
    宿
    weǐ
    cūn
    shān
    驿
    rén
    yuè
    xià
    lín
    fēng
    chù
    shēng
    qiāng
    chóu
    wàn
    wén
    àn
    cǎo
    qiè
    qiè
    qióng
    yín
    zhī
  • weí
    fāng
    róng
    bié
    hòu
    shuǐ
    yáo
    shān
    yuǎn
    píng
    lín
    xiǎng
    xiù
    shēn
    shěn
    zhēng
    zhī
    qiáo
    cuì
    sǔn
    tiān
    xíng
    chǔ
    xiá
    yún
    guī
    gāo
    yáng
    rén
    sàn
    kuáng
    zōng
    wàng
    jīng
    guó
    kōng
    duàn
    yuǎn
    fēng
    níng

原文: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译文及注释
鹜鸟落在霜洲,雁鸟横飞在烟渚,秋色分明地画出来。暮雨突然停歇。小船夜晚停泊,宿在苇村山驿。有人在月光下,站在风中,吹起羌笛。离愁万千,听到岸边的草,切切蛩鸣声如织。

我怀念着你的容颜,离别后水和山都遥远,我该如何凭借鳞翅飞行。想起绣阁深沉,不知道你是否憔悴损伤,像一个天涯行客。楚江的云归去了,高阳的人散了,我孤独地留下了狂踪迹。望着京城,只有空洞的目光,远处的山峰凝结成碧色。
注释:
鹜落霜洲:鹜,一种水鸟,落在霜洲上。霜洲,指水面上结霜的地方。
雁横烟渚:雁飞过烟雾弥漫的水面。
秋色:秋天的景色。
暮雨乍歇:傍晚时分雨停了一会儿。
小楫夜泊:小船在夜晚停泊。
宿苇村山驿:在苇草丛生的村庄山脚下的驿站过夜。
羌笛:一种民族乐器。
离愁万绪:离别的忧愁很多。
岸草、切切蛩吟如织:岸边的草丛里,蛩虫的声音如织。
芳容别后:离别后的美丽容颜。
水遥山远:水和山都很遥远。
凭鳞翼:凭借鱼鳞和翅膀,指依靠自己的力量。
绣阁:指女子居住的楼阁。
憔悴损:形容疲惫不堪的样子。
天涯行客:指漂泊在外的旅人。
楚峡云归:楚江的云归去了。
高阳人散:高阳的人散去了。
狂踪迹:疯狂的足迹。
望京国:望着京城。
远峰凝碧:远处的山峰凝结着碧绿的颜色。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反思。柳永成年后离开家乡福建崇安县,到京都汴梁谋生,但生活一直比较动荡。他为了求取功名,四处干谒漫游,并在中举后担任官员奔波在外。这让柳永深刻体会到羁旅漂泊的苦痛,也让他更加重视家庭和故乡的情感纽带。 在这种背景下,柳永创作了《倾杯》这首词作。观词内容,此词应为柳永远游之后返程途中所作。这首词以倾杯赠别为主题,表现了柳永与友人探讨天下江山、品味美酒的情景。然而,通过词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柳永又将友人们离别时的感伤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交织在其中。 由于柳永自己长期流连在外,经历了无数次离别和见面,他的词作中常常充满着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倾杯》这首词作,也是他对羁旅漂泊生活的反思和体会的一种呈现。通过这首词作,柳永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家乡的人们深切的关心和祝福,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文学风格。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浪漫主义”。 柳永的《雨霖铃》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夜泊牛渚怀古》更是其中的佳作,词人以细腻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雨后夜晚的景象。整篇词构思巧妙,结构严谨,令人唯美清新之感油然而生。 这首词的第一部分写景,描绘了夜晚牛渚的情景,点染出雨后清寂的山水韵味。接下来从“暮雨”起笔,通过小舟晚泊江边,将词人自身置于这一景象中。随后,通过笛声的交代,词人在逐渐抒发旅怀。整幅画面由此延伸开来,构成了一幅清寂、孤傲、悲凉、豪放而又婉约的连环画卷。 柳永运用了对偶工整的手法,将洲渚宿鸟和苇村山驿两组景物独立地点染出来,互相呼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灵动感。在“落”字、“横”字的点染之下,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整体性和流畅感。而“霜”字与“烟”字则使得画面水雾弥漫,多了几分迷蒙之感,虽为景语,但已隐然将愁情言外。这样具体的描写,使我们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深秋雨后、泊船江滨的萧索。 接下来,“何人月下临风处”这句问句,将词人所经过的一切形象化地指向了锥心之处,使得生动的景观,渐次淡薄而深刻的情感则愈加浓郁。整个词的表现手法独特,情感饱满,既有豪放直爽,又有婉约含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野鸭飞落在霜露覆盖的小洲,大雁横越于雾霭笼罩的小渚。清楚地勾画出一幅秋色图。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天黑了,一叶小舟靠岸停泊,寄宿在荒村驿店。何人迎风站在月光下?一阵阵的羌笛声与河岸草丛里切切的蟋蟀声交织一起,引起离愁万绪! 【译文】:野鸭飞落到被霜露覆盖的小洲上,大雁横跨在被雾霭笼罩的小渚上,勾勒出一幅秋景画。夜幕降临,雨刚停,只有一叶小船停泊在荒村驿店。有谁伫立在月色之下风中?一阵阵的羌笛声和蟋蟀声在河岸的草丛里相互交织,引起了无尽的离愁。 只为思恋。与佳人别后,山水相隔,相距遥远,靠什么来传递书信呢?想来绣阁深枕中的佳人,怎么也不会知道浪迹天涯的游子如今已是身心俱损、憔悴不堪!巫峡幽会已逝,高阳酒徒已散,只有身心的寂寞孤独、行为的放荡不羁。眺望京都,徒然望断远方浓绿的山峰。 【译文】:只因思念。分别之后,我们被山水相隔,相距遥远,又该如何传递书信呢?我想睡在深枕中的佳人,也不会知道我这个流浪者现在已是身心俱疲、面容憔悴!曾经在巫峡幽会已过去,高阳酒徒们也已散去,只剩下寂寞孤独和放荡不羁的情感。眺望京都,远方浓绿的山峰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注释】: 1. 野鸭:指野生鸭子。 2. 大雁:大型候鸟,秋季南飞过中国,春季从南方北返。 3. 小洲:周围被水包围的小块土地。 4. 霜露:指从大气中直接冷凝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水滴或冰晶。 5. 小渚:小沙洲或岛屿。 6. 羌笛:在羌族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管乐器。 7. 蟋蟀:昆虫,夏季常在草丛中出没,叫声悦耳。 8. 绣阁:古代女子居所,也指文人雅士的书房。 9. 巫峡幽会: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和杜甫在削发为僧之前曾在三峡游览时相遇并留下佳话。 10. 高阳酒徒:指汉代诗人陶渊明与其好友在高阳山饮酒行乐的故事。 译文及注释详情»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他曾在宋仁宗朝当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