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动物,而是作者柳宗元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构形象。在这篇寓言小品中,蝜蝂通过其善负物、喜爬高的特性,成为了人们思考贪婪与知足的重要象征。
首先,蝜蝂的善负物和喜爬高的特性成为了文章第一部分的主题。蝜蝂被描写成一种非常勤劳的小虫,在收集食物时,总是善于将食物背负到山顶,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保存。此外,蝜蝂还非常喜欢爬高,常常会冒险攀登陡峭的山峰。这些特性反映了小虫的勤劳、节俭、勇敢和上进精神,也启示着人们要具备劳动精神,勤俭持家,追求进步。
接下来,文章的第二部分则开始讽刺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在文章中,蝜蝂被比作那些贪婪污吏,他们贪图个人私利,聚敛财物,不择手段,甚至至死不悟。这些行为与小虫的善负物、喜爬高的特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比较凸显出腐败官僚的丑恶和卑鄙。
总的来说,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运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虚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他刻画出了蝜蝂这个艺术形象,表现出小虫的特点,并借此将其深刻寓意贯穿全文。同时,通过小虫的形象,他还启示人们要具备劳动精神,勤俭持家,追求进步,让读者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整篇文章内在逻辑严密,结构完整,是一篇寓言小品的佳作,值得推崇和欣赏。
诗文: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