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龚自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于1839年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杭州,并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下了一组名为《己亥杂诗》的诗作。这组诗作共有315首,记录了龚自珍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国家衰落、民不聊生的情境让龚自珍倍感愤慨。他在路途中看到了祖国多样的山河景色和人民的苦难生活,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这些感动和思考促使他不断地创作,成就了这组伟大的诗篇。 龚自珍是一个注重创作质量和珍惜文字的作家。在他的旅途中,每当有感而发时,就会随手写下一首诗,然后珍藏起来。315首诗没有丢失一首,这也展现出他对自己创作的认真和对文学的热爱。 《己亥杂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不仅记录了龚自珍的心路历程和对社会的反思,更揭示了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真实面貌。这组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人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诗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