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的赏析三

赏析三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夜泊牛渚怀古》。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离别妻子的思念和未来的期许。诗中使用了众多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以诗代信等,表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感受。具体来说: 首先,诗人通过“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开篇点题的语句,暗示了诗人无法确定回家的时间,因此感到无限的思念和煎熬。而接下来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则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离人的思念。这个景象似乎在诗人的心中刻画出了他多少日夜的孤独。这种描写恰恰也表现了李商隐在当时所处的环境。 其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美好幻想。在这里,李商隐运用了寄托情感的手法,标志着诗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景。在这个美好的愿景中,他将与自己的妻子共享幸福时光,品味着一起度过的欢乐和生活点滴。 最后,“此时此夜不长好,自有音书绝寄。”这两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盼望。诗人意识到现在的煎熬是很难消解的,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一份信念和期许,所以这首诗充满了希冀和向往。 总的来说,在这首诗中李商隐通过一系列的形象描写和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他深切的内心感受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诗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写人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