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据说是在巴蜀时期所作,但关于诗中“君”的身份已有不同的解释。在《万首唐人绝句》中,这首诗被题为《夜雨寄内》,冯注称其为“语浅情深,是寄内也”。但集中寄内诗标题并不明确,因此还有人认为应该作为“寄北”之作。此外,岑仲勉曾力证商隐可能并没有去过巴蜀。到底这首诗是何时何地创作的,以及“君”的真实身份如何,至今仍存在争议。 这首诗情感真挚,文字平易自然,感人至深。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景物描绘,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整首诗回环往复,感情也像秋雨一样连绵不断,引人深思。李梦阳形容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闲雅,此诗的清空微妙也表现了这种特点。同时,这首诗也是玉溪集中第一流,备受赞扬。 总之,尽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存在争议,但它的情感描写和文字表达确实让人深受感动,成为不朽的文学佳作。


诗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写人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