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寒冬凋零,温暖的春天到来。人们将这个节日视为祭奠和怀念逝去的亲人、朋友和同志的日子。清明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扫墓拜祭、上坟献花,并且戴着柳枝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
此外,清明节也有“寒食节”之称。这是因为在清明期间,人们禁止燃放烟火,不仅以示哀悼,同时也有避免引起山火等事故的目的。因此,人们也将清明节称为“寒食节”。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们也留下了很多有关清明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之问的“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张继的“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宋代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杨万里的“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程颢的“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陈子龙的“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等都是经典名句。
此外,屈大均作为遗民诗人,也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抒发了自己反清思想的诗歌,《长恨歌》中就有一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逝者的哀思。总之,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祭奠和怀念逝去的亲人、朋友和同志,表达他们的哀思和悼念。
诗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