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船离开洪泽湖岸边,到了淮河后心情就变得很不好。何必说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算塞北边境呢,淮河中流线以北就已经天尽头了! 注释:杨万里(南宋),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书画家,工于诗、书、画三绝,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笔下的自然风光和平民生活更是极具魅力。 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众将抗金宣示了国威,赵鼎和张俊二贤相奠定了国家基业。 注释: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他们在南宋抵御金兵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淮河两岸咫尺之间南北分裂,秋风中洒泪应该怨恨谁? 注释:淮河是中国的第五大河流,主要地理位置在江苏、安徽两省之间,因为南北分隔,所以引起了杨万里的思考和感慨。 淮河中的舟船相背而驰,连激起的波痕接触一下也难以做到。只能看到天上的鸥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南北岸之间飞翔。 注释:淮河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之一,东南部流域人口众多,交通繁忙,尤其是运输船只很多,但船只之间相互疏离,不能接触,这种景象让杨万里感到惋惜,对比自由自在的鸟类又想到了国家的寂寥与人民的艰辛。 中原的父老们没说一句客套话,遇到我这个皇帝使者便诉说不能忍受金朝压迫之苦。反而是不会说话的鸿雁,还能够一年一度回到江南。 注释:中原指的是中国华北地区,居民勇敢坚毅,历来有热爱自由、抵抗压迫的传统,他们看到杨万里是皇帝的代表,因此将自己的处境向他倾吐,让人感动;而鸿雁却只是一种不会说话的动物,却能够往返于南北之间,表现出了人类所没有的自由。


诗文: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相关标签: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