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篇墓志铭是作者王安石为了悼念他所知的终身不得志的官吏许平而写的。全文围绕许平的不幸命运展开,旨在表达出对许平的同情和哀伤。
在这篇墓志铭的第一段中,作者先介绍了许平的才华和才能,但同时也表明了许平无法施展才华的事实。这种情况在古代官场中并不罕见,但仍然引起作者的深深悲痛。
在第二段中,作者通过描绘离俗独行之士和趋势窥利之士的不遇,来衬托许平的不得志。这一手法有效地加强了许平的不幸命运的印象,使读者更能够理解作者的感受。
第三段主要描述了许平去世后的安排和悼念,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许平的感慨和哀思,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为许平安排了周全的后事,这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忠诚、才华等品德的推崇。
最后,铭文只有二十余字,但却概括了许平一生的遭遇。这种简洁而又有力的文字,反映出作者对许平的深刻悲愤之情。
总的来说,这篇墓志铭议论较多,情调慷慨悲凉,充分展示了王安石的才华和对于友人的感情关怀。同时,通过许平的故事,也反映出古代官场的险恶和不公,更让人思考官场之外的人生价值及追求。
诗文: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