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宋玉的表现进行的评析。作者指出,宋玉受到了同僚的伤害、非议和打小报告,甚至连“士民众庶”都不大说他的好话,这使得楚襄王亲自过问。在面对楚襄王的责问时,宋玉并没有直接为自己申辩,而是通过引譬设喻,借喻晓理的方式来说明他的处境和思想。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评析:音乐、动物和圣人。作者认为,通过把雅与俗对立起来,标榜自己的绝凡超俗,卓尔不群,其所作所为不为芸芸众生所理解,宋玉表现出了孤傲清高的情怀。
此外,作者指出宋玉的形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封建社会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宋玉的性格特征。他们才华横溢,正直而软弱,对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十分敏感,但又无能为力。他们渴望为国为民做贡献,但往往被势力和小人所排挤,最终落得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的结局。
总之,这篇文章通过对宋玉的评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心理,强调了“雅俗之别”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通过宋玉的例子,警示人们要珍惜真正的才华,坚持正直的品德,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不被俗世所动摇。
诗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